肿瘤学论文_肺癌患者不同肺功能受损程度与肿瘤
文章目录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分组及研究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三组对象一般资料比较
2.2 三组对象肺功能参数比较
2.3 三组对象肿瘤影像学指标比较
2.4 三组对象肿瘤分期比较
3 讨论
文章摘要: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不同肺功能受损程度与肿瘤影像学分布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以便临床早期诊断及评估肺癌患者的预后。方法 对2018年8月至2021年1月在江苏省中医院经过住院治疗的108例肺癌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包括肺功能、性别、年龄、吸烟指数、肿瘤影像学指标、病理类型及肿瘤分期,依据肺功能水平将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57)、保存率肺功能受损(PRISm)组(n=17)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组(n=34)。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PRISm组及COPD组男性发病率更高,发病年龄更大,吸烟指数>20的占比人数更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研究对象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相比,PRISm组及COPD组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比值及FVC均较低,中央型鳞癌更多,肿瘤体积也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肺癌多位于Ⅰ期(78.9%),而PRISm组和COPD组肺癌多位于Ⅳ期(41.2%、44.1%)。结论 PRISm和COPD同属于肺功能受损范畴,两者合并肺癌时好发于老年男性吸烟患者,中央型鳞癌发生率高,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首次确诊时分期较晚,定期对PRISm和COPD患者行胸部高分辨率CT(HRCT)可以尽早发现肺癌,提高患者预后。
文章关键词:
论文DOI:10.13429/j.cnki.cjcr.2022.03.009
论文分类号:R734.2